吴罗织造技艺 (四经绞罗)

  • 项目编号:
    SZ-06-Ⅷ-0019-02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罗:是运用罗绸织法使织物表面具有纱孔眼的花素织物通称为罗类织物,它具有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的特点,通常用于春夏服装、饰品等。战国秦汉服饰,吴越韩魏等国,都以绫罗为贵!
罗的起源很早,在现今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发掘到的碳化纺织物残片就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的罗纹织物,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商周时期,我国的织罗技术是以二经相绞的素罗为主,秦汉以后,出现了一种以二经相绞的链式绞组织,即将绞经轮流用左侧或右侧的地经交替,环环相扣,呈不分割的链状结构,分为以二经绞素罗和四经绞素罗以及用四经绞和二经绞交替起花的花罗,俗称“四经绞罗”。唐宋时期,此类素罗和花罗的名目繁多,用途广泛,生产量较大。据考证,宋元时苏州织罗技艺已闻名天下,那时罗织物盛行,织品精美,通常用宫廷贵族的服饰和绣制工艺品。
  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十分复杂繁琐,通过绞综将经线绞缠,纬线穿插织造,使经线相互呈绞状固定,形成纱罗织物。四经绞罗又以四根经线为一组,两根绞经,两根地经,四根纬纱为一循环。由于其制造工艺相对复杂,织造时造成效率低下,因而四经绞罗在元末明初逐渐消失,以致失传。
  上世八、九十年代,四经绞罗的织造艺在苏州逐步恢复,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家明缂丝厂还保留着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但是织造人员都已年事已高,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已濒临失传,急需进行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